投融界 > 商业计划书

「瀛海威」创业公司瀛海威在很早消失,是因为它出现的太早了

2018年01月18日14:47

瀛海威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跑者,而张树新是该公司的总经理, 联合运通合作(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不过今天似乎很少有人会把这个散发着知性气息的中年女人与“中国互联网第一人”联系起来。事实上,在1995年,当那根64k国际专线将中国与国际互联网联通后的第二年,张树新便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那家公司的名字叫 “瀛海威”。

张树新

而她现在担任董事会主席的联合运通合作(控股)有限公司的英文名是“Genesis”,意为《圣经》中的第一章《创世记》。这个女人在中国接入互联网的最初,她便试图为中国互联网创造一个完美的模板:

她设计了一个五脏俱全的互联网世界。登录瀛海威公司的上网客户端“瀛海威时空”,就能进入这个世界,人们可以在这里使用 “论坛”、“邮局”、“咖啡屋”、“游戏城”等多种服务。1997年,瀛海威还做了一个名叫“新闻夜总汇”的项目,汇集当天各大报纸的新闻。此时,距王志东创办利方在线(新浪网前身)还有一年,而由张朝阳、丁磊开办的搜狐、网易,则更在这之后。

她甚至还希望瀛海威发展电子购物,并有预见性地发行了用作网上交易的中国最早的虚拟货币“信用点”,那时马云还没开始做阿里巴巴

张树新说:“在世界之初,我想象过所有事情,哪里种树,哪里栽花,潮怎么涨,土在哪,这些我都在脑子里想好了。”

时至今日,再回过头去看19年前的张树新的种种构想,我们在叹服于其这个女人敢想敢干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张树新试图构建的是一个早熟而又失败的模板。

互联网

如今,这位人到中年的女企业家轻描淡写谈到瀛海威当年的失败经历时称:“我不过是中国互联网的垫脚石。”1998年6月,中国互联网“先知”张树新离开了自己一手缔造的瀛海威,而后来的互联网企业家像是受了上帝怜悯进入诺亚方舟的那批人,终于踩着这位“垫脚石”女士的肩膀创造了现在的中国互联网世界。

以下为正文:

现在,50岁的张树新已经很少来公司,她仍是联合运通合作(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这家合作公司由张树新创立于1999年,英文名是 “Genesis”,意为《圣经》中的第一章《创世记》。《创世记》的第一句话是“起初,神创造了天地”。张树新的办公室里还摆着一尊塞万提斯头像,这位西班牙作家笔下诞生过一个著名狂想者,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这样的陈设契合张树新过往的经历与结局—一名狂想者在打造出中国互联网最初的天地后铩羽而归。

19年后她依然干练,留存着1995年创立中国第一家提供中文信息的互联网公司“瀛海威”时的部分意气风发,但难觅1998年她因与大股东中兴发集团不合而被迫从瀛海威辞职时的黯然神伤。

“事业上的任何事都不值得你这么痛苦。”张树新站在摄影师布置的聚光灯下微微抬起下巴,习惯平静生活的她无意中露出了当年的锋芒。

中科大诗社社长、学生会主席、记者、策划人、互联网企业家、合作人,张树新的角色一直在转换。但今天,很少人会将眼前这个散发知性气息的女性与当年 “中国互联网第一人”联系起来,她的员工很少在办公室见到她,连公司的分析师都不知道这位女老板的过去。张树新的秘书告诉我,张树新已经不怎么参与公司运作了,过去6年来,她一直在进行环球旅行。

张树新证实了秘书的说法,现在她自嘲是一个“闲散人士”。6年前,她把联合运通公司的日常经营交给了合伙人,自己过起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梁文道、许知远、崔卫平等都是她私人酒窖里的座上宾。这不太像一个企业家的交友圈。她的不少朋友对她与瀛海威的历史也不甚了解。

习惯平静生活的她不愿意多谈过去,她对那些外人打上的标签不以为然:“你们要的是那个时候的张树新,不是现在的我。”见面当天,这位被财经作家吴晓波列为《大败局》中第一人的女企业家心情甚好,她轻描淡写地讲述自己当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的失败经历:“我不过是中国互联网的垫脚石。”

她只是在周游世界的间歇,才会偶尔回到这个挂满她女儿画作的办公室。这里的书架上有政治、历史、地理、互联网等种类繁杂的书。照片里有她刚毕业做记者时的青涩摸样、创立合作公司期间在伊朗出差的留影,还有参加阿拉善联盟等公益活动的照片。但唯独没有她创立瀛海威的印记。

先行者张树新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风车骑士,她试图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模板。

正如《圣经》中上帝创造了天地,又亲手用洪水冲毁了它。张树新打造了中国互联网最早的Demo。

她说:“在世界之初,我想象过所有事情,哪里种树,哪里栽花,潮怎么涨,土在哪,这些我都在脑子里想好了。”

即便站在20年后去看, 当年张树新为中国互联网世界设计的最初图景也充满着大胆且狂想的堂·吉诃德色彩。

瀛海威在很早消失

她设计的是一个五脏俱全的互联网世界。登录瀛海威公司的上网客户端“瀛海威时空”,就能进入这个世界,人们可以在这里使用“论坛”、“邮局”、“咖啡屋”、“游戏城”等多种服务。1997年,瀛海威还做了一个名叫“新闻夜总汇”的项目,汇集当天各大报纸的新闻,其形式类似在1998年后才兴起的王志东的利方在线(新浪网前身)以及张朝阳、丁磊更晚开办的搜狐、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

她甚至还希望瀛海威发展电子购物,并有预见性地发行了用作网上交易的中国最早的虚拟货币“信用点”,那时马云还没开始做阿里巴巴,而直至今天,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仍在利益部门的攻讦下夹缝求生。

这的确是一个早熟而又失败的模板。有人说是因为时机。那些善于描绘人性的作家也将失败归结为张树新的性格,这的确是一位理想主义色彩大过现实主义的女人。

在采访中,张树新4次提到瀛海威的失败是因为“它太早了”。1995年,中国互联网与国际接轨刚满一年,当时中国公众对互联网仍然普遍无知。张树新开始不断向政府官员和老百姓推销Internet,当时她干了一件带有行为艺术色彩的事情—在中关村南大街零公里处竖立了一块著名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在这块广告牌以北1500米处,是当时的瀛海威科教馆,当年这个科教馆的主要作用是让中国人体验“网上冲浪”的乐趣,并向来访者推销“瀛海威时空”这一软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苹果体验馆。

瀛海威 创业公司 

分享:

相关栏目
投融问答 投资问答 融资问答 资金问答 担保问答 人物问答 其他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